[H21] 價值剖析


當代著名哲學家維根斯坦曾經這樣對他的學生說:「若哲學只能使你似是合理地討論一些深奧的邏輯問題,但並不改善你思考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問題,使你更加嚴謹,那麼讀哲學有什麼用呢?」 同樣,批判思考之所以重要,並不純是因為可以幫助我們尋找知識、批評別人的論證。更重要的是,批判思考能夠幫助我們自我反省、判別是非、以及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取向等問題。

價值判斷的性質

有關價值的判斷應和事實判斷分開。以下的句子便是事實判斷:

事實判斷的內容,是有關這個世界的狀況。但純事實判斷並不指出有關的狀況到底是好是壞,應該或是不應該發生。牽涉到這方面的判斷我們稱之為「價值判斷」:

價值判斷大底可分三種,視乎該判斷是有關工具價值、藝術價值或道德價值。工具價值的評估必定相對於某個目的而言。若某行為或物件比其它選擇更能幫助我們達到某個目的,這個行為或物件相對於該目的便有很高的工具價值。以上面的第一句句子為例,相對於令女朋友開心這個目的,送鮑魚給她的母親自然有十分高的工具價值。但這並非絕對,因為若你根本並不喜歡這個女孩子,希望早日和她分手,那麼送鮑魚給她的母親的工具價值便十分低了。同樣道理,到底一把刀的價值高還是一支叉的價值高這個問題並沒有正確的答案,只是示乎情況而定。

道德價值與事實的關系

道德對錯與客觀事實當然有十分密切的關系。但要注意的是,單從一組有關客觀事實的命題,並不足以推論出任何有關道德對錯的結論。原因是事實判斷只是描述這個世界的狀況,並不完全足夠去決定這些或其它的狀況是好是壞、應該或不應該發生。例如我們看看這個推論:

婦女應該留在家中打理家務,照顧兒女,因為這是傳統。

這個論證的前題所描述的是婦女的傳統角色,但結論卻是一個道德判斷。我們也許可以接受,在過往的主流社會傳統,婦女確是辦演了一個十分重要的持家角色。但這個事實描述,並不足以證明婦女今日仍舊應該留在家中。單似描述事實的命題去推出有關道德對錯的結論,是一個常見的謬誤,方法學上稱為「自然主義的謬誤」。我們再看看這些例子:

1. 在大自然,動物之間會互相捕食。
    因此人吃動物並無不妥。

2. 在大自然,適者生存,物競天擇,
    因此自私的行為是沒有什麼不妥的。

這兩個論證的共同地方,便是命題均為事實判斷,結論則是道德判斷。沒錯,在大自然有很多殺戮及自私自利的現象,但這並不代表我們也要如此。這個結論,假設了自然的東西必是正確的。但大自然中,老虎會獵殺人來吃,難道我們也因此應該吃人嗎?此外,老幼弱者在大自然中,亦常常被離棄、任其自生自滅,難道我們的社會也是應當如此,把所有對窮困及有障礙的人仕的援助廢除?

上一頁 下一頁

主頁頁頂聯絡

版權 © 2004-2024 劉彥方 陳強立